2009-12-21/經濟日報
擺脫傳統思維,讓年輕人也能認同,透過品牌定位,老店有新意…
一般的台菜餐廳,給人的品牌印象都是懷舊、傳統的,但這樣的品牌力很難吸引新世代族群,也很難走向國際,台菜也將因為消費族群年齡層無法向下紮根,最終被市場所淘汰。
突破消費年齡斷層
「台菜品牌如果沒有兼具傳承與創新,就可能被自己打敗,想要解決消費年齡斷層問題,就得用心經營向上與向下的品牌。」欣葉台菜品牌總監方苓表示。過去都在國際連鎖飯店業服務的方苓,多年前有機會到上海操作三個國際型餐飲品牌,無論是頂級的BAR、法式料理或粵菜品牌,方苓都將過去所學的時尚、趨勢元素,融入這些國際知名餐飲品牌中。她笑著說:「回來做台菜,剛開始還真的很不適應,因為早期的欣葉非常傳統,雖然中高階主管心中都有經營品牌的認知,大家卻不知道什麼叫做品牌,也不知該如何做。」四年前,方苓一加入欣葉團隊,馬上招集一級主管來一場品牌會議,會議中她發現,所有的欣葉人都希望這個品牌能成為國際品牌,企業主其實也非常支持這項決定,只是不知該如何進行。於是方苓開始分析欣葉的品牌力,發現欣葉品牌有非常嚴重的消費年齡落差,品牌形象也都是以傳統、老舊為主。「年輕人或許知道欣葉台菜,但品牌印象只停留在小時候陪長輩去吃圓桌菜,現在很難讓他們主動走進欣葉,這很正常,年輕人誰要穿阿嬤大內褲、用阿嬤時代的化妝品?」方苓認為,欣葉要走向國際化前,一定要先解決年齡斷層這個問題,於是欣葉在台北市東區成立了副品牌「蔥花」,希望讓台菜靠近年輕消費者,讓年輕人也能認同台菜、認同欣葉品牌。
創意菜單改頭換面
翻開蔥花的菜單,欣葉的傳統名菜煎豬肝改名為「心肝寶貝」;竹筍炒肉絲改名為「老師對不起」;鹹酥蝦也被改名為「鹹酥軟腳蝦」,充滿創意的菜單設計就是為了塑造年輕品牌的形象。不只如此,非圓桌的設計與誇張的擺盤,都企圖擺脫傳統台菜的思維,就連麻辣燙這道新式小吃,也都融入台菜菜單內。方苓認為,這種讓品牌向下紮根的動作,首先就能解決品牌有知名度、卻沒有認同感的問題。除了向下紮根外,欣葉同時也在台北101大樓推出「101食藝軒」品牌,搶攻金字塔頂層客源,同時創立「咖哩匠」、「欣葉日本料理」與「呷哺呷哺」日式小火鍋等副品牌,讓欣葉的品牌力穿透到各種族群的消費者以增加客源。解決了客源問題後,欣葉開始思考品牌的核心價值,因為找不出核心價值,就無法在國際市場上找到品牌定位。方苓指出,在經過所有員工討論並進行市調後,發現欣葉核心價值又回到了「美味」與「傳統」,這在欣葉的企業識別系統(CIS)中可以看得出來。欣葉的企業標誌就是以兩片翻轉的葉片為主,葉片兩端微微上揚呈現出舞動的感覺,就像微笑的嘴型,象徵食物的傳統美味,為消費者帶來最大的幸福感。方苓說:「美味是所有餐飲品牌的最高原則,至於傳統,我不認為會與創新有衝突,只要認清品牌價值,傳統與創新是可以兼備的。」她表示,過去許多人都認為老品牌很難擺脫老舊形象,於是給人只懂得傳承卻沒有創新的印象。
價值延續經驗傳承
她不否認,欣葉的員工年齡層愈來愈資深,而這些員工是公司資產,「如何讓老員工願意將經驗傳承給年輕員工」以及「如何讓年輕員工的想法有機會引導老員工去嘗試」,是目前欣葉從品牌延伸到內部管理的重要課題。「很多老企業談接班最後都用剪的,也就是導入新員工與新觀念後,直接把老員工一刀剪掉,但欣葉為了延續品牌定位與產品精神,我們用『混』的,就是把新舊員工混在一起,一方面讓老員工有意願將技藝傳承給年輕人,另一方面也讓年輕人有意願教老員工新觀念。」方苓舉例,公司的打卡方式變革時,欣葉會考慮新舊員工的思維,一方面留下傳統的打卡鐘,另一方面設計推出新的電子卡功能,不會放棄舊的運作模式,也勇於新的嘗試。方苓指出,欣葉品牌要延續,就必須「提著老的去認可新的」,如果內部對於企業文化的認同度不高,就很難說服消費者,在市場上建立清晰的品牌定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